水富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冬病夏治“三伏貼、三伏灸”來啦!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適當地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藥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梢哉f“冬病夏治”體現了中醫學中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和對疾病重視預防為主的理念——上工治未病。
三伏貼是什么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 是一種源于清朝的中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三伏天”),三伏天是以農歷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十天后)為中伏,第五個庚日(再十天后)為末伏,均為一年內最炎熱的日子,人體陽氣最為旺盛。進行三伏天、三伏貼時會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如生姜、白芥子、細辛等藥物研末結合介質制成膏藥,敷貼于特定的身體穴位上防治夏季及秋冬發作的疾病。
三伏灸
三伏天長蛇灸,祛寒除濕特效灸法,讓你三伏效果翻倍。長蛇灸,又稱鋪灸,督脈灸或者龍骨灸,屬于隔物灸的范疇,最早出現在江浙一帶,是我國針灸工作者從傳統的和民間的方法中挖掘和總結出來的一種灸療方法長蛇灸一般選取從頸椎到尾椎(也可選擇局部某段),把配比好的中藥粉和干姜粉均勻鋪于施灸部位,然后把艾絨團放到姜(藥)上點燃施灸。
三伏貼、三伏灸適應癥
呼吸疾病:虛人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等。
胃腸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疽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
婦科疾病:月經不調、 痛經、產后頭痛、產后風等寒癥。
兒科疾病:遺尿、厭食等(虛寒性)。
骨科疾病: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頸腰椎病、軟組織勞損。
其他疾病:四肢寒涼怕冷,免疫低下。
具體的病癥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各種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過敏性鼻炎,四肢寒涼怕冷,免疫低下,反復感冒;虛寒頭痛、慢性虛寒、胃腸炎、潰瘍病、腹瀉、消化不良、厭食、胃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骨關節問題及頸肩腰腿痛等癥狀;痛經等虛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婦科問題。
來看看今年的三伏時間表吧?。?!需要的小伙伴開始預約啦.....
2022年三伏天時間表(4次)
初伏:2022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22年7月26日~8月4日
中伏加強:2022年8月5日~8月14日
末伏:2022年8月15日~8月24日
友情提示:1. 每伏的第一天貼敷或者艾灸,此時開穴最佳;2.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請大家佩戴好口罩,接受體溫監測,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間隔一米,有序貼敷!3. 三伏灸因治療時間長,需提前預約,方便給您最佳服務體驗。
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一)成人一般貼藥時間以1-2小時為宜,小孩時間酌減。
(二)2歲以下的嬰兒因皮膚細嫩應慎行貼敷治療,如因病情需要的建議貼藥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所有患者貼藥時間均以皮膚所能感受和耐受的灼熱感為度,注意避免灼傷皮膚。
(三)孕婦不宜進行貼敷治療;建議月經過多婦女慎用貼藥;發熱,體溫超過38℃的患者不可貼敷。
(四)貼敷期間應注意飲食控制,清淡飲食,不宜嗜吃生冷,不宜食用“發物”,如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
(五)貼藥后有很小機率可出現局部皮膚水泡、過敏、破損,因該療法是“發泡”療法,故這些反應是正?,F象,如需治療,可自行在局部涂抹燙傷膏,費用自理,特此說明。
(六)女士們不要穿連衣裙、連身衣,最好是選擇深色的、較寬松的衣服。
科室簡介
科室多位醫護曾到廣東省中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市龍華醫院、昭通市中醫院進修學習,目前科室可開展針灸類型有傳統針灸、頭針、腹針、浮針、董氏奇穴針法、撳針、大接經等療法,其他中醫療法:脊柱長蛇灸、平衡火罐、自血療法、穴位埋線、穴位注射、中藥封包、中藥塌漬、耳穴壓豆、穴位貼敷、放血療法、溫針灸、小兒推拿等;理療范圍有中頻脈沖電治療、低頻脈沖電治療、紅外線治療、微波治療等。
科室診療范圍
各種關節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骨性、痛風性)、頸椎病、腰痛病、膝關節病、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耳鳴、咳嗽、呃逆、痛經、壓力性漏尿、末梢神經炎、中風后遺癥、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頭痛、眩暈、失眠癥、神經衰弱、男性陽痿、早泄等疾病。
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到水富市人民醫院(老院區)住院部二樓中醫科咨詢(電話:0870-8933102)中醫科全體醫務人員將竭誠為您服務.....